艾灸虽然简单易于掌握,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不加注意,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,因此在施以艾灸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1、艾灸是应选用优质艾条,若艾条质量较差、燃烧时温度较低,不仅起不到治疗目的,还会引起人体过敏,激发呼吸道或皮肤的过敏反应。
2、要注意艾灸的时间,建议一日一至两次艾灸即可,每次15分钟至20分钟,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烫伤皮肤,也不宜过短,以免影响疗效。
3、艾灸时的距离,距离不宜过近,以免烫伤,也不宜太远,以免温度达不到,
4、特殊部位不要施灸,如男女的乳头、会阴部、睾丸等,皮肤浅薄、肌肉少也不建议灸。
5、要掌握施灸的程序: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,应按先背部后胸腹,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。
6、艾灸时,要全神贯注,避免烫伤。
7、皮肤暴露部位,比如面部、手等部位,不建议用瘢痕灸(又叫化脓灸,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,渐致化脓,***形成瘢痕),尤其是面部危险三角。
8、关节处不要直接灸、大血管处、心脏部位不要灸。
9、过度疲劳,大饿、过饱、醉酒、大汗,或妇女经期、孕期忌灸。
10、艾灸之后要注意保暖,不要马上洗澡、洗手、吹空调、吹风扇等,避免着凉。
11、艾灸之后要注意补水,需及时喝水。
12、艾灸之后不要过度进食,不要吃的太饱。
13、因用量多寡和个人体质有差异,使用后出现皮肤发红发痒,甚至水泡、灸疮等情况,均属正常现象。
14、施灸后会出现发热、口渴、上火、皮肤瘙痒,有时会起红疹、疲倦、便秘、尿黄、出汗、牙痛、耳鸣、全身不适等现象,一般不要惊慌,继续艾灸,这些症状就会消失。
15、要防止感染,化脓灸(瘢痕灸)或因施灸不当,局部烫伤可能起疮,产生灸疮,一定不要把疮搞破,如果已经破溃感染,要及时使用消炎药。
16、晕灸虽不多见,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、眼花、恶心、面色苍白、心慌、汗出等,甚至发生晕倒。出现晕灸后,要立即停灸,并躺下静卧。
艾灸是一种***自然疗法,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,所以说艾灸本身是不会产生副作用,如果说艾灸有副作用,主要是错误的判断了自己的体质,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,从而造成了身体的不适。
艾灸疗法调理要有耐心,千万不能急于求成,想要达到一定的效果,就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。
您好,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