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女性都有过痛经的经历,而且不少人还常常靠止痛药来缓解。
要知道,长期服药是治标不治本,而且对身体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影响。
因此,不妨试试穴位按摩,通过提升人体自我调理、修复能力,有效缓解痛经问题。
经期也可按摩的穴位
八髎穴
这是一组穴位,分为上髎穴、次髎穴、中髎穴、下髎穴,左右各4个,共8个穴位,位于骶部。
按摩八髎穴具有运行气血、活血化瘀的效果,可在痛经时按摩,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,对腰部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。
按摩方法:搓热双手,两手掌交替用力横向来回搓,反复擦摩至皮肤微红有热感,达到热感向小腹放散的程度为宜。
合谷穴
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,位于双手虎口的***点。
适度按揉合谷穴可以起到镇静止痛、通筋活络的效果,特别是痛经时立杆见影地减轻疼痛,对头痛、牙齿痛、喉咙痛及胃痉挛痛等也有很好的镇痛效果。
按摩方法:用拇指指尖进行点压、按揉,开始时的力度要轻,由浅入深的按压。
非经期按摩的穴位
太冲穴
为肝经的穴位,位于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。
经期前后适度按摩太冲穴可以起到疏肝解郁、行气止痛的功效和作用,从而有助于减缓女性痛经,还可以治疗许多妇科疾病。
按摩方法:用拇指或者食指指腹点压、按揉,有酸胀感为宜,每次约15分钟,每天1到2次。
三阴交穴
为肝、脾、肾三条阴经相交的穴位,位于小腿内侧,踝尖上3寸(约横放四根手指的宽度)。
经期前后适度按揉三阴交穴具有补肾益精、清心安神、引火下行、调和气血、补肾养肝的作用,对经期不顺、白带、月经过多、过少等所有妇科疾病均有缓解作用。
按摩方法:用拇指指腹进行顺时针按揉,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,注意指尖吸附在皮肤表面,不要发生位移。
子宫穴
位于下腹部,在脐下四寸正中,是女性治疗痛经重要的穴位。
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、理气止痛、温经散寒的效果,可以在经期前后进行适度的按摩,均有治疗及预防作用。
按摩方法:用食指、中指按压,稍加压力,缓缓点揉5分钟,力度以酸胀为度,效果以腹腔内有热感为佳。
您好,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!